当前位置: 首页> 电网> 电网人物

南东亮:用科技创新解决实际问题

中国电力网 发布时间:2023-02-13 15:02:54 作者:李匀 马扬

  南东亮,新疆电力科学研究院电网技术研究所副所长,国家电网有限公司首批青年人才托举工程人选(科技类),曾获得西北电力调控系统劳动竞赛先进个人,国网新疆电力有限公司先进工作者、“疆电楷模”,乌鲁木齐青年五四奖章等称号。


南东亮(左)和徒弟张路测试新研发的开关量远传模块。  范君慧 摄

  “这次调度自动化专业技术交流大家要认真学习。”1月16日,新疆电力科学研究院电网技术研究所副所长南东亮组织攻关团队与许继集团开展调度自动化专业技术交流,针对专业发展方向、人才培养机制以及调度自动化实验室建设等方面进行深入探讨。

  参加工作10年,南东亮坚持干一行爱一行、干一项钻一项,在一次次试验中不断积累经验、提升技能水平,通过交流学习等方式带领团队提升业务能力。南东亮说:“看到技术能用来解决实际问题,我觉得所有的付出都是值得的。”

 “干技术就是要迎难而上”

  2013年,南东亮进入新疆电科院电网技术中心,从事继电保护工作。

  “那时候正好赶上了±800千伏天山换流站建设。我第一次到换流站现场,面对现场调试的‘大场面’,说不紧张肯定是假的,但既然来了,那就要把活干漂亮。”南东亮说。

  在调试现场,南东亮从零开始,一点一点学习积累。白天他跟进每一项调试内容,严密把关每个试验指标,学习分析故障录波数据,记录现场调试遇到的问题和数据。等到晚上,他就整理调试数据,归纳遇到的问题,查阅图纸和技术资料,不断刻苦钻研并寻找解决问题的办法。结合此次调试过程中对直流输电工程开路试验的相关数据,南东亮分析研究出了开路电压计算方法以及电流原理保护的判断依据,相关成果获得了第十五届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优秀学术论文二等奖,这也是他第一次感受到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重要性。

  “干技术就要有股不服输的劲儿,就是要迎难而上。不管对于研究的某项技术,还是调试的某台设备,都要勤学苦练、熟悉现场、吃透图纸,只有这样才能在现场设备出现故障时,准确地判断出故障原因。”南东亮说。

 研制智能检验平台解决设备调试难题

  随着变电站数字化和智能化程度越来越高,电网二次设备数量也越来越庞大。新疆地域辽阔,天气多变,设备运行面临大风沙尘、极寒暴雪、高温干热等复杂环境,设备运维检修管控难度大。开展变电站继电保护装置调试时,检修人员往往需要花费大量时间在路途中。

  2020年,作为继电保护及自动化技术室主管的南东亮,针对生产一线的难题,组织成立了二次系统检测及状态评价技术攻关团队,分析对比智能变电站和常规变电站各生产厂家近百个型号的保护装置检验方法,细化测试流程,并到现场查找智能变电站保护整组试验的难点,从中发现问题,研制出继电保护装置一键式智能检验平台。

  攻关团队成员赵启作说,为了确保继电保护装置一键式智能检验平台顺利应用于现场,南东亮带领他们住在实验室里,不断地测试、优化、讨论,工作到凌晨两三点是常事。

  继电保护装置一键式智能检验平台装有该团队自主研发的继电保护自动测试系统,并集成了开关量远传模块。该平台具有自动完成标准规定测试项目、自动生成检验报告等功能,将继电保护装置调试现场检验时间由原来12小时缩减至1小时以内,不仅能提高定检工作质效,也能为一线检修人员减负。

  另外,针对新疆电网稳控系统现场检验、二次设备运行评价存在的实际问题,攻关团队陆续研制了稳控系统远程测试平台、保信主站远程对点系统、二次设备状态评价系统等装备和系统,用越来越多的创新成果解决工作中的实际问题。

  10年来,南东亮奔走在新疆各地,深入基层一线,了解生产中的问题和需求,协助喀什、和田供电公司解决科研立项、技术培训、生产运维等方面关键问题28项,带领团队完成了新疆电网300余座厂站的继电保护专业调试验收、技术监督等工作,带领团队攻克了新疆电网100余项二次设备严重缺陷,完成了750千伏吐巴库二回等60项工程200余座厂站的稳控系统联调工作,为电网安全运行保驾护航。

薪火相传带好科技创新队伍

  “生产给科技提供源泉和动力,科技为生产提供支撑和保障。”这是南东亮科研创新的理念。他想通过科技创新解决更多的实际问题,也希望有更多热爱科学的青年人才加入科技创新队伍。

  在徒弟张路的眼里,师父南东亮是一个以实验室为家的人。为了让每一次试验更加精确,师父带着他“泡”在实验室的时间,比师父陪伴家人的时间还要久。

  “你还这么年轻,干事情不要毛手毛脚的,要专注你的专业技术。”南东亮对张路说,研究成果是要拿到现场使用的,容不得半点马虎,一个数据不实,结果就可能失之千里,所有数据都必须经得起检验。

  2021年,南东亮被任命为电网技术研究所副所长。他在带徒弟的同时,不断提高攻关团队的业务能力。同年,南东亮和攻关团队共同研发的继电保护装置自动检验技术首次实现成果转化,创造效益256万元。

  近年来,南东亮带领攻关团队参与了自治区和国家电网公司6项重点研究课题,牵头参与建设了国网新疆电力第一批培育实验室——继电保护及安稳自动化实验室,同时充分运用质量管理、群创、青创等平台开展创新,取得了40余项国家专利授权;开展了20余项技术攻关,其中5项成果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及以上、3项达到国内领先水平;获得了20项国网新疆电力级及以上科技奖励。(李匀 马扬)

评论

用户名: 匿名发表
密码:
验证码:
最新评论 0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