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电网> 企业管理

国网四川省电力公司:“三站”协作建强队伍 培养青年科技人才

国家电网报 发布时间:2022-10-10 15:33:03 作者:赵俐丽 孙佳丽 文学

  “如果我们可以改进控制环节,或许就能使混合直流输电系统在遭受外部扰动后通过自身调控来避免对电网产生二次冲击。”10月8日,在国网四川省电力公司博士后科研工作站的学术沙龙活动室里,2021年入站的博士后刘磊与同事分享了自己在参与±800千伏白鹤滩—江苏特高压直流工程现场调试时产生的新想法。


博士后科研工作站成员参加±800千伏白鹤滩—江苏特高压直流输电工程现场调试。王楷 摄

  近年来,国网四川电力聚焦高层次人才培养,陆续成立博士后科研工作站、研究生工作站、院士工作站,并搭建起以博士后科研工作站为核心、院士工作站作保障、研究生工作站作支撑的“三站”协作平台。该公司以科研项目为载体,推动青年科技人才积极参与±800千伏白鹤滩—江苏特高压直流输电工程、±800千伏雅中—江西特高压直流输电工程等重大工程调试工作,将科研项目成果应用于电网生产实践,积极推进科研成果标准化工作,为电网高质量发展提供创新动力。

 突出需求导向 搭建成长平台

  29岁的刘磊是目前国网四川电力博士后科研工作站里年龄最小的成员。入站一年来,他共主持国网四川电力科技项目1项,参与国家电网有限公司、国网四川电力科技项目各1项,获国家发明专利授权3项,并获得了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会资助。

  国网四川电力以“高质量人才工作推动电网高质量发展”为工作定位,将人才培养与科技创新相结合,于2010年建立博士后培养机制,并于2013年获批成立博士后科研工作站。围绕四川电网多直流送出等特点,该站科研攻关团队开展了特高压交直流混联电网保护与控制、高比例电力电子设备接入下的电网振荡机理及抑制技术等重点课题的专项研究,提升了国网四川电力在特高压工程建设和大电网安全等技术领域的科研实力。

  博士后科研工作站为四川电网的发展凝聚起青年科研骨干力量,成为国网四川电力在青年科研人才培养及生产、科研、创新方面的重要载体。为了进一步加强产学研合作、推动共赢发展,该公司联合高校加快建设研究生工作站,优选清华大学、西安交通大学等合作高校的400余名博士、硕士研究生进站,协助博士后科研工作站成员研究出交直流复杂电网薄弱环节辨识及灾变阻断关键技术等多项科研成果。这些成果已在西南电网应用,为电网安全稳定运行提供了技术支持。“博士后科研工作站+研究生工作站”的“双站双平台”高端人才培养模式助力四川电网发展再上新台阶。

 “三站”协作联动 团队联合攻关

  7月5日,清华大学卢强院士团队成员来蓉,与国网四川电力大电网分析技术团队交流合作项目研究进度,指导团队解决近期工作中遇到的问题。

  2015年4月,国网四川电力与中国科学院院士、清华大学教授卢强合作建立院士工作站。该站于次年7月获批为四川省级院士工作站。至此,国网四川电力“双站”联动人才培养模式升级为“三站”协作平台,通过开展学术交流、科研合作、联合培养等多种方式,多出人才、快出人才。

  在“三站”平台的协作下,国网四川电力持续优化重点科研课题、重大项目与重点人才对接机制,为新进站博士后量身定制研究课题,满足青年人才创新成长需求。依托院士工作站,该公司组建起以青年博士、硕士科研技术人员为主体的大电网分析技术团队,结合四川电网实际开展大电网状态感知与智能控制领域相关技术研究。

  今年,国网四川电力大电网分析技术团队以实现四川在全电磁暂态仿真领域技术引领为目标,开展全电磁暂态超算中心建设工作。该中心建成后可满足新能源规模化接入以及±800千伏雅中—江西、白鹤滩—江苏、白鹤滩—浙江等特高压直流输电工程全部投运后四川“双高”电力系统安全稳定分析工作需要。

  人才是第一资源,青年科技人才更是企业发展、行业转型的“生力军”。截至目前,国网四川电力已与国内知名院校的13位博士后导师、清华大学等17所高校开展人才培养合作,招收培养博士后19名。工作站博士后作为项目主要承担人员成功立项国家级科技项目2项、省部级科技项目6项,课题成果获得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1项、各类省部级科技奖励20余项。

 “双师”融合实践 培养青年队伍

  8月23日,四川电力科学研究院科技部副主任谢施君作为研究生工作站企业导师,完成了对清华大学在读博士生叶维平的年度课题阶段性考评。

  2014年9月进入博士后科研工作站的谢施君,是首批通过国网四川电力“企业+高校”的“双导师”模式培养出的青年科研人才,如今已成长为该公司电学参量宽频传感技术领域的青年专家。由他牵头的2项课题项目成果获省部级科技进步奖。

  近年来,通过“双导师”培养模式,国网四川电力博士后科研工作站与清华大学、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西安交通大学等的多家博士后流动站合作,并选聘具有丰富实践经验的企业内部专家担任联合导师,结合四川电网发展面临的技术问题开展多领域前沿技术研究,强化培养青年人才核心技术能力和科技创新力。

  部分青年科技人才虽专业基础扎实,但存在现场经验不足、缺少实地历练等问题。为此,国网四川电力积极促进产学研用深度融合,以重大工程为牵引,让青年科技人才走进工作一线承担实际研究工作,让他们在工作中积累经验、增长才干、迅速成长。

  截至目前,博士后科研工作站10名博士后先后参与到国网四川电力牵头的18项国际标准编制工作中。在出站博士后中,1人获评国家电网公司优秀工程技术专家,2人获评公司杰出青年岗位能手,1人获评四川工匠,1人入选四川省杰出青年科技人才计划。(赵俐丽 孙佳丽 文学)

评论

用户名: 匿名发表
密码:
验证码:
最新评论 0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