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核电首页» 国内核电» 正文

走进核安保示范中心

放大字体缩小字体 中国核电网| 发表于:2016-03-21 | 来源:经济日报
  砰!砰!头戴防弹帽、身穿迷彩服的巴特,迅速作出反应,将手中的枪瞄准“敌人”开始射击……

  这不是警匪片的拍摄现场,而是坐落于北京市中心西南方35公里的核安保示范中心即将开展的响应力量训练及演练宣传片中的一幕。曾经担任武警的巴特,如今是示范中心的教练。

  2010年首届核安全峰会期间,中美两国元首达成共识,决定在华共同建设核安保示范中心。中方提供场址设施并负责该中心的管理和运行,美方提供核材料分析、核安保设备测试、响应力量训练及演练等方面的专业设备。历经5年准备,3月18日,核安保示范中心正式投入使用。《经济日报》记者日前走进核安保示范中心,一探究竟。

  “这间屋子内,地毯和墙壁都是防弹的。”国家核安保技术中心主任邓戈指着脚底下一块块墨绿色的地毯告诉记者,“在这里,不仅可模拟核设施厂区及内部设施建设应对与处置演练场,还可随时设置下雨、下雪等场景,‘真刀真枪’地演练,以提高核安保事件情况下的应对能力”。

  近年来,伴随核能的快速发展及核技术的广泛应用,全球核材料、放射性物质的失窃及走私案件时有发生。

  “一般核恐怖袭击有3种方式。”国家原子能机构秘书长兼国防科工局系统工程司司长刘永德说,“恐怖分子非法获取核材料制造简单核武器;利用放射性物质制作脏弹;袭击核设施造成放射性物质泄漏等。具有巨大威胁力的核武器或者核材料一旦落入恐怖分子手中,后果不堪设想”。

  走进示范中心分析实验楼,一台台精密仪器错落有致,其间几位白衣工作人员紧张忙碌着。“这是一台高精度等离子质谱仪。”邓戈手指实验室内一台“庞然大物”向记者解释,该仪器主要测定样品中的痕量元素,拥有检测出任意样本中10-15铀的能力,即便是随意抽取一点空气也可测出其中含有多少放射性物质。这有效降低了核材料衡算中实物盘存结果的偏差。

  “我国作为目前在建 核电规模全球第一的国家,对核安保工作非常重视。从中国核工业诞生之日起,就制定了一套行之有效的管理体系,直到目前仍保持着核材料‘一克不少、一件不丢’的良好记录。”刘永德说。

  “核安保示范中心将主要承担国际交流合作、教育培训、先进技术展示、分析与测试任务。”刘永德介绍,示范中心将面向中国及亚太地区国家开展培训,每年可培训2000人左右。

  “核安保示范中心的建设和运行,将会大大促进核安保领域的国际交流与合作,为亚太地区各国提供系统、全面的核安保教育培训,对本地区乃至全球核安保事业的发展作出重要贡献。”刘永德表示。

关键词: 核电 核安保中心
[ 文章搜索] [ 加入收藏] [ 告诉好友] [ 打印本文] [ 关闭窗口]

[责任编辑:cp029]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网无关。本网所转载的内容,其版权均由原作者和资料提供方所拥有!如因作品版权问题需要处理,请与我们联络。新闻投稿新闻投稿

本文链接:http://np.chinapower.com.cn/news/ 转载请注明


热门图文
编辑推荐
点击排行榜
经营性网站备案 可信网站 网站荣誉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电力人才网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