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规划建设> 企业

扎根沃土 厚积薄发

河北工程公司 发布时间:2022-08-18 11:29:53 作者:吴岷 高屹宇 高天旭

每一颗种子都带着梦想融入大地,期待破土而出,梦想花开结果。梦想终归是梦想,经不住考验者,永远埋在了土里,只有那些奋力向下扎根、时刻汲取养分的种子才能破土而出,勇敢面对烈日炙烤、雨雪风霜,把最美好的留给世界。

扎根沃土、厚积薄发,一直是河北工程公司李鹏最朴素的信念,自2012年入职以来,河北工程公司国际公司李鹏长期扎根一线,哪个项目地处环境艰苦,哪里就有他的身影,他用行动诠释责任,用信念坚守岗位,让青春在基层一线绽放出最美的花朵,多次荣获河北工程公司“五星”共产党员。现任TEL燃煤电站项目工程部部长的他,荣获中国电建集团(股份)公司2020-2021年度“优秀共产党员”称号。

扎根发芽 从想干到会干

“实践出真知”10年前,刚大学毕业的李鹏,在公司新员工座谈会上就道出了要到项目上去历练的想法,他的第一个工作地就是远离石家庄几千公里的新疆天富项目,他很清楚,从校园到职场,需要跨越一道道鸿沟,要想把所学的知识快速转化成真正的能力,转化成解决问题的办法,唯有经过真正实践的磨练,才能把专业知识转化为专业能力。打从他参加工作那天起,李鹏就暗下决心,一定要干出一番名堂。

白天,李鹏在现场向师傅们虚心请教,晚上回到宿舍,当别人都在玩手机、看电视的时候,他默默整理技术资料,学习规程规范,分析当天出现的问题,总结经验及教训,避免类似的问题再次发生,慢慢地,他就总结出了一套特别利于工作的好习惯,那就是每天晚上进行当天工作复盘,复盘的过程,也是他思考的过程,思考中不仅重新审视了已完工作的逻辑合理性,同时对解决问题又有了新的想法和招数,日积月累,经验不断丰富,理论和实践不断得到了统一,从此,“日复盘”成了他每天的 “必修课”,一直到现在,当然,他从中获益颇丰。

天富项目虽然工期紧、任务重,但仍然如期圆满完成了项目移交投产,经过一个项目的锻炼和“师带徒”的培养,他以优异成绩出师。“别看李鹏是位刚参加工作的新员工,他的钻劲、拼劲蛮大的,还琢磨出一系列自己独特的工作方法,这个项目的移交,他的功劳不小呀……”师傅为他竖起了大拇指。

“年轻人就应该到项目一线磨炼,在那里学到的东西是最全面的、最原汁原味的。只有沉下心、扎下根,才能积蓄能量、厚积薄发,坚信付出定会有回报!”李鹏笑着说。

新疆项目结束了,他又马不停蹄地奔赴离冀较远的内蒙集宁、辽宁朝阳等项目,几年下来,他已经小有名气,无论是组织协调,还是解决现场的问题,他都是得心应手。同事们开玩笑说:“他不是在项目就是在去项目的路上,项目部成了他的第二个家,这个‘家’可没有白呆呀……”

在每个项目部,废寝忘食是发生在他身上常有的事,他知道,工程质量容不得一丝马虎,正是因为他的严谨细致和严格要求,集宁项目锅炉水压、朝阳项目汽机扣盖都分别圆满顺利完成,受到业主、监理单位高度认可。

2017年,他走出国门,飞往巴基斯坦,任塔尔燃煤电站项目工程部副部长,这一去不要紧,一呆就是5年,近两年,他偶尔休假回国时,同学、朋友们都劝他:“你从毕业就一直在偏远的项目,结婚后家里根本照顾不上,这下你更‘闹’大了,又去国外了,现在国外疫情这么严重,不仅危险,而且回家更不方便了,孩子在一天天长大,你可不要留下人生的缺憾,赶紧想想办法留在国内项目吧……”

他微笑着摇摇头,“那里还有好多兄弟在等着我呢,那也是我的家呀……” 他毅然背上行囊,只留下“最美逆行者”的背影。

知重负重 向履约目标迈进

李鹏现在所在的项目是巴基斯坦TEL/TN 1×330MW燃煤电站机组,TEL现场目前已经整套启动,正在向168试运行冲刺;TN现场现在正处于全场施工高峰期,8月份要进行厂用倒送电,9月份的里程碑节点有汽机扣盖和锅炉烘炉,年底TN168试运行结束。

“工期紧,任务重,但意义重大、使命光荣,考验我们的时候到了,大家要精诚团结、知重负重,助力国家‘一带一路’倡议,擦亮中国电建品牌。”项目负责人时时激励着大家。

作为项目工程部部长的李鹏,“大忙人”成了他的代名词。为了有效保证TEL项目168试运行顺利完成,李鹏组织编制了详细的管理制度,严格落实责任分工,确保值班人员24小时在岗。天不亮,李鹏便起床组织站班会,安排当日工作;中午避暑午休时,他却继续留在现场和值班人员配合试运消缺;晚上大家都拖着疲惫的身躯回去休息时,唯独他办公室里那盏希望的灯光总是亮到深夜。

“李部长每天的出镜率是数一数二的,两台对讲机、手电、消缺单等是他每日的标配” 同事们总开玩笑地说。锅炉、汽机房、主控室、各附属车间,处处都有他的熟悉背影,因为他既要组织现场生产和安全文明施工,又要随时接到消缺指令并组织消缺工作。7月的巴基斯坦,每天50多度的高温,一天中,他的衣服湿了,被蒸干了,干了又湿了,汗水在他的衣服上“描绘”出多个形态各异的图案,图叠图、环套着环,后背的“风景”成了他特有的符号。

他是“及时雨”,但凡现场出现任何问题,第一时间准能找到李鹏;他是“帮大哥”,因消缺人手不够,李鹏主动担当;他是“智多星”,遇到疑难问题他总能想出金点子;他是好榜样,大家每每想退缩或想家的时候,就会想起他,动力就不请自来。

“我认为,作为青年员工就应该勇于担当、敢闯敢冲、负重笃行,只要想干事、会干事,就没有干不成的事,所有既定的目标就定能实现。”李鹏说着的同时,把手轻轻地放到了胸口。

奉献担责 愧对小家亲情

在新疆,他听过风吹砂砾击打高山铿锵的鼓声;在内蒙,他见过牛乳般洁白的云朵;在巴基斯坦,他领略过异域风情的壮美……可是,他没有见证女儿的成长。

“宝贝,对不起你,我未能见证你的成长,你学会走路、会喊爸爸的时候,我不在你身边;你过生日、学校开家长会的时候,我从没有出现过……可是,这并不能代表爸爸不爱你,我的乖女儿……”这是李鹏在女儿生日那天写下的一段话。

李鹏有一个可爱的女儿,名叫优优,刚出生不久,他便前往施工一线,只剩下妻子默默撑起家中的一片天。

“优优是在我的手机中长大的。”李鹏满含辛酸地说。在项目的这几年,优优一点一滴地长大。想念的时候,李鹏只能通过语音或者视频寄托相思。

“有几次说着说着突然就中断了,原来是优优太想爸爸了,对着屏幕里的爸爸不停地亲亲,亲到了屏幕上的‘挂断’按钮。”回忆起往日点滴,李鹏苦笑了一下。每次要快挂断电话的时候,优优都会从妈妈手里抢手机,边抢边喊:“要爸爸!要爸爸!……”这时李鹏会匆忙地挂断手机,随后任凭眼泪打湿眼眶,他实在不忍心听到女儿一声声撕心、揪心的哭喊。

“作为职工,我很负责;作为父亲,我很不称职”说完这些,李鹏再也掩饰不住内心的情绪,仰起头,眼泪挂满了面颊。

2021年夏,海外疫情持续肆虐,巴基斯坦当地疫情形势严峻,李鹏主动请缨,成为冲锋在前的志愿者。他穿着不透气的防护服,佩戴两层医用口罩和防护镜等防护设施,在高温下进行体温测量和消杀工作,大量汗水顺着身体全部流到了脚部,走起路来,脚底都是湿漉漉、滑溜溜地,一不小心,就有可能滑倒在地。

结束一天志愿服务后,脱下厚厚的防护服,他面部被口罩勒出深深印痕,脚底都被汗水泡白了。有的同事不忍看他这么受罪,就悄悄劝他当一次就行了,以后别当志愿者了。他总回答到,我是一名共产党员,比起“疫”线的医护人员,我的志愿工作太轻松了……

“青春是用来奋斗的!”一滴滴汗水都是面对昨日舒心的微笑,也是走向未来丰沛的信心,李鹏的奋斗之路在我们面前徐徐展开,那是一个个坚实的脚印,那是扎根一线、厚积薄发的青春绽放。猛将必发于卒伍,雄鹰注定要翱翔长空。


评论

用户名: 匿名发表
密码:
验证码:
最新评论 0

相关阅读

无相关信息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