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新闻> 电力朋友圈

【一带一路故事】旧山松竹青

水电八局 发布时间:2022-12-15 11:33:34 作者:刘梅玲

很荣幸能够以如下文字,记录些许“大国工匠”刘杰师傅的故事。愿旧山未老,松竹常青。

过梁专用“手动电梯”和“小车”

刘杰师傅最近要离开科威特T1210别墅群项目了,因为莱索托中标了一个大的水电建设项目。哪天,他来综合办写退场申请,我询问缘由,他说:老同事们“着急喊我回莱索托了!”

能让一个海外工程人堪用“回”字做谓语,承载与“家”相同份量的宾语,那应该是他待过很久、记忆很重的地方吧!我想。

刘杰师傅虽然在科威特T1210别墅群项目工作的时间不长,但短短半年时间,却先后为项目部发明制作了好些机械工具,帮助现场解决了大大小小许多问题。

记得当时T1210项目部联系到还未进场的刘杰师傅,说过梁安装是个急需解决的难题,照现有的老办法安装效率太低又不安全,希望刘杰师傅能想个办法解决。刘杰师傅当时还在国内,在了解相关情况后便开始研究。

过梁是砌体结构房屋墙体门、窗、洞口上常用的构件,类似横梁形状,用来承受洞口顶面以上砌体的自重及上层楼盖梁板传来的荷载。根据不同的门窗洞的宽度,T1210别墅群项目的过梁尺寸为0.2m宽、0.2m厚,长0.85m到1.5m不等,重80kg到150kg不等。过梁安装是要将如此一根两百斤左右的过梁搬运到门高2.2m的高度,往常安装的老办法是由四个工人每两人各执一端人力抬起,分别踩上靠在两边墙的扶梯,一步步登高搬到既定高度和位置架好,另有两个工人在中间帮助扶稳过梁,需得步步小心。

由于过梁太重、门高又高,甚至有些转角的门窗洞扶梯不好倚靠、施工作业面狭窄,安装一处过梁至少需要六个工人半小时的时间。科威特T1210别墅群项目主要工程包括597栋别墅,2座清真寺,2个宣礼厅,2家商铺,1家超市和15座变电站,需要进行过梁安装的部位太多,一栋二层别墅房屋就需要安装三十余处过梁。若过梁安装不及时不到位,会严重影响上部砌体施工,滞后作业进度。刘杰师傅了解情况后,在家里想好了几种吊装工具制作方案,到工地后,根据现场实际情况和已有的材料,确定选择哪种方案即开始制作,因为早有准备,进场第二天这个过梁吊装工具便做出来了。

这个过梁吊装工具由一个固定支座、一根吊装支撑粗钢杆、顶端一个手拉葫芦和一根铁链组成,整体呈“倒T”形状,结构简易,操作简单,制作成本低,整体轻便易于在房屋楼层之间搬运。使用时只需将该工具放置在门窗洞中间,通过手拉葫芦一端的铁链捆绑固定过梁,然后拉动手拉葫芦另一端的铁链即可抬升过梁,如乘电梯上升。手拉葫芦是一种省力的起重部件,所以只需一人在中间拉动铁链带动手拉葫芦就可以轻松抬起,再配两人调整过梁角度,只需5至10分钟即可快速安装完一处过梁,避免了人力搬运劳累、登高不安全因素,极大提高了安装效率,这个吊装工具因此成功申获专利。由于这台吊装工具省力、安全、高效,在施工现场得以广泛使用,完美解决过梁安装难题,经常使用,中间的支撑钢管都变得锃亮、泛着油润的光。

过梁安装问题得以成功解决,刘杰师傅又发现了新问题。装载车把一堆过梁卸在离在建房屋不远处的临时存放地,供施工就近取用。从存放地转运到屋内需要安装过梁的门窗洞处,这段短距离,也是由五至六名工人合力搬运,往往搬至屋内后,过道狭窄不便多人同时搬运,摩肩接踵“将就”才把过梁搬到安装处。刘杰师傅发现了这个过梁转运不便问题,又到车间研究琢磨了,几天后一架平平无奇“两轮小推车”仅由一人操作便轻松夹起了一根过梁到处推着走,前进、转弯、后退,十分灵活。这辆“两轮小推车”就是刘杰师傅发明制作的过梁转运工具,它有两个轮子,两轮之间竖置两瓣铁夹嘴,上有一对扶手,整个工具仅有一人宽。过梁置于平地上,用前后的铁夹嘴分别对齐过梁两端,再压下扶手,利用剪刀的杠杆原理即可轻松夹起,只需要控制扶手就可以四处移动,且不受限于作业空间,只要有能滚动轮子的地面、能有一人走的宽度,这台工具都可以夹着过梁运过去,十分轻松方便,大大提高过梁转运效率。

过梁的转运、安装问题都得到有效解决,加快了生产进度,节省了大量人工和时间成本,规避了安全隐患;又由于过梁的限制条件不再存在,项目因此可以采用更加经济实惠的预制过梁,减少成本。

“手推车”吊钢筋笼和“爪”取砖块

科威特T1210别墅群项目共有597栋别墅,每栋别墅有44根混凝土结构柱,即所谓的承重柱。这些承重柱的钢筋会事先在地上绑扎成钢筋笼,再把钢筋笼吊到下部结构预留的钢筋处绑扎,这样浇筑完即是一体。钢筋笼高4m、宽0.4m到0.6m不等、厚0.12m。T1210项目部之前采用的是汽车吊吊装钢筋笼,但模板安装、梁板施工、结构回填、装修施工等等都要用到汽车吊,设备租赁成本太高,所以怎么能把这些承重柱钢筋笼更方便、更经济吊装到位?

刘杰师傅知晓这个问题后,现场实地观察钢筋笼及汽车吊吊装,心下一定,方案便成。“也不是说这些没查资料,我也是慢慢学习积累的,我喜欢研究琢磨,电焊、汽修、镗削、刨削、钳工等等都感兴趣”——博观而约取,厚积而薄发,正因为有了厚重的积累才能驾轻就熟、信手拈来。这不,刘杰师傅研制出了一台“手推车吊”成功取代了汽车吊用来吊装承重柱钢筋笼。

该工具类似一个手推车,底部装有四个轮子,车架高约3.5m,车架顶部焊接一个滑轮,底部另一侧放置配重保持平衡。在车架高1.5m处还焊接了一个省力功能的手摇绞盘,绞索以绞盘为始点,穿过顶部滑轮,用挂钩勾住平躺在地的钢筋笼三分之二处,手动摇动绞盘即可升起钢筋笼。当钢筋笼完全悬空地面,再推动手推车即可转运钢筋笼到预留钢筋处进行绑扎。这台“手推车吊”操作简单,只需两至三名工人不到10分钟即可完成一根钢筋笼吊装、底部绑扎,为后续施工创造条件,这台“手推车吊”也成功申获专利。经T1210项目部测算,这项发明预计能节约30万元的汽车吊租赁费,有力地促进本项目的降本增效工作。

随着T1210项目开始大规模砖砌体施工,为各砖砌点运送砖块的工作量也与日俱增,科威特T1210别墅群是一个房建项目,砌墙用的砖块不同于国内砖块,这里以混凝土实心砖为主,最大砖块尺寸为24×19×39cm,一块砖最重可达32kg,常用的砖块均在每块26kg左右。项目部之前是通过夹砖机搬运砖块来提高效率,但租赁夹砖机价格昂贵,还存在着不能及时到位的隐患,不能有效满足项目部目前搬运大量砖块的作业需求,若仅靠人工搬运、装卸费力又效率低下。现场将难题反应给T1210项目部,刘杰师傅主动请缨,他打算设计一个一次性能抓取多块砖头的吊具。经过两周多的设计、制作和抓取实验,夹砖吊具研制成功,在现场轻松进行夹砖作业。这个夹砖吊具类似一个龙爪形象,由柴油式液压系统供给夹取动力,吊具装在随车吊吊钩上,一次性可抓起15块砖块,一车砖块只需夹吊几次即可装满,大大减少装卸时间和人工成本,一天可迅速供给多个砌砖点,充分满足各砌砖点施工需求。

这个夹砖吊具,提升工效的同时预计每月将为T1210项目部节省超过3万元设备租赁费,又是项目降本增效的一项力举。

在科威特T1210别墅群项目,刘杰师傅还发明制作了角磨机直线切割辅助轨道,可以确保角磨机精确平整切割钢板、控制尺寸,减少钢板损耗,工人也更好操作。角磨机直线切割辅助轨道、夹砖吊具和过梁转运工具也都在申请专利中。

这些施工现场方方面面的小细节小问题,刘杰师傅都能静下心仔细钻研,不因事小而不为,细致钻研,克服难题,“施工现场的问题,无论大小,只要想办法解决了,都能为项目节约成本、创造效益”。

麦特隆水坝“钢铁冲锋者”

多次采访刘杰师傅,才知道莱索托麦特隆水坝是他的第一个海外项目。这个项目工期6年,刘杰师傅在哪里工作了5年半,留下了许多珍贵的记忆。

这些故事有很多,说起在麦特隆水坝发明制作的钢铁快艇,刘杰师傅蹲在地上,拿起石子给我画这艘快艇是什么形状、空船吃水线是多高、当载人载物后吃水线又变成多高、船在行驶时船是船头翘船尾低的姿态等等。

刘杰师傅居然还能造船?真的惊到了我。

为什么要造船呢?麦特隆水坝项目是莱索托最重要的供水工程,莱索托是个国中国,气候干旱,水特别珍贵,所以当时项目签订便是“边修边蓄水”模式,水坝修到三分之一高,便开始蓄水了,保存珍贵的水资源。随着水位越来越高,潜在的安全问题也出现了,万一有人在坝边施工行走不小心落水了,必须有船立时营救。

莱索托也是有船的,但小国寡民,经济不发达,没有造船业,搜寻全国也只有橡皮艇材质的船。麦特隆项目部买了一只橡皮艇,但水下情况复杂下水行驶几次便破损无法使用了。要是有一艘耐用的船就好了,但是莱索托经济落后本土造不出高质量的船。

“我们能不能自己造一艘全铁的?”开始大家都不相信刘杰师傅能造出来,他本人起初也只是想做农村那种一叶小舟供安全巡逻即可,但又想既然要做那干脆做漂亮些。初步设计定下来后,刘杰师傅便在车间计算相关数据。可船是个不规则的容器,现有条件又十分有限,怎么算出容量、最大载重量?刘杰师傅说,不用想得太复杂,在图纸上把船分成几块规则的体积,不规则的地方算近似值取最小,即可算出总体积,再把一个船比作一立方水,一立方水等于1吨重量,再减去船自身重量,按比例算下来,剩下就是可载重量了。“

他们又说我用铁板做船,会沉的嘞,我说国家航空母舰几万吨的铁板都沉不下去,我这才多重。”接下来便是自己裁制铁皮、造型、焊接、打磨,装上买的动力系统,再全船刷上油漆,船头的中水电logo,是刘杰师傅自己一笔一笔手绘而成,“刷完油漆还真蛮像样子的”。

这艘全钢铁快艇前后只用了十余天便做成了,第一次下水,伴随着螺旋桨启动,快艇在水面上冲出一道道水箭,冲锋利刃,“呼呼的,在坝上冲得好有味啊,又稳又快”。这艘铁船可同时乘坐8人,简单操作,还有多档变速;全身用足有8毫米厚的钢板铸成,十分耐用;可载重1.8吨,除去日常水坝的安全巡逻,还可接送往来。这艘铁船一直用到项目结束,成为了当时莱索托麦特隆大坝项目人员新兴且日常的交通工具。

几根钢管真能“力扛五吨”?

莱索托麦特隆水坝项目当时配电房已经全部精装修完成,还需要把5台庞大的配电柜搬进去,但是搬运不能破坏已经装修好的地面。一台配电柜宽1m、长3m、高3m,一个便足有5吨重,而配电房的门只比配电柜高30cm,要求不能破坏地面,这就大大限制了使用设备来搬运。

怎么把5台5吨重的巨大配电柜在不破坏地面的前提下,平稳安全搬进配电房?在读故事的大家,也可以想想有什么办法可以搬进去。麦特隆项目部就此召开专题会议,大家起先列出许多搬运方法,但可操作性不强或会破坏大门和地面,都不成行,最后归于沉默,一筹莫展。

当时任莱索托麦特隆水坝项目经理刘细军询问坐在一旁安静不语的刘杰师傅有什么好方法,只听刘杰师傅说:“我这里有方法,明天一天就可以安装到位,如果大家有空,可以明天来看怎么搬运的。”

一言出,四下惊,大家要刘杰师傅解释怎么搬的、要他先出个方案。刘杰师傅无奈笑说真的很简单,他也不会怎么写方案,如果真要解释,“就是铺一排钢管当滚筒,把配电柜抬到滚筒上,直接推就推进去了,就这么简单的原理”。

次日刘杰师傅开始布置,先用4个千斤顶安装在配电柜4个底角,用千斤顶托起配电柜。在悬空的配电柜底部铺设钢管轨道,延伸至配电房内,为了不破坏光亮崭新的地面,他先铺上两根木条,再在木条上铺满比配电柜侧宽长度稍长的1米多长的钢管,铺好后再用千斤顶慢慢放下配电柜落至钢管轨道上,只需用人力推着配电柜往前,借助底下的钢管圆柱滚动,成了配电柜的“轮子”,如此配电柜便“动”了起来。成功推到屋内,再用千斤顶托起配电柜,撤掉原来宽1米多长的轨道,重新在底部铺设比配电柜长度稍长的3米多的钢管轨道,这样改变轨道就能顺利将配电柜推到靠墙的既定位置。如此搬完一个5吨重的配电柜前后才花了半个多小时,大家惊讶,原来这么简单?竟然就这么简单。“是嘚噻,所以还要写什么方案咯,我理论知识又不够,写出来太丑了不是”,刘杰师傅说,“首先不要怕,不要被这5吨重、这么高大的家伙吓到了,它的关键点就是怎么搬重东西,基础原理都是一样的”。

借助很简单的钢管滚动,搬运5吨重的配电柜,原理基础且简单,看到做成后大家都发出恍然大悟的感叹。但往往我们很多时候又因为太固执于所学的多种原理,思维受到了自己辖制,就点不通那灵犀一触。大道为简,活学活用,将原理用于实际才是原理的价值。

精准“狙击”桥梁“通”点

莱索托麦特隆水坝是个溢流坝,溢流坝是在水坝中间留有一处溢流口,整扇坝面呈“凹”字形状,水满后水可从这处溢流口流出去,这处凹下去的溢流口长度有70余米。水坝修完后,业主想增加水坝坝墙的交通过道功能,使坝墙不仅是堵蓄水的墙,还是一条可连接两岸村庄、过人过车的交通要道,所以需要连接这70多米溢流口,还要保证溢流口溢流功能,相当于搭建一座70多米的桥梁。由于这是业主额外增加的工程任务,麦特隆项目部就此与业主又新签定了溢流口建桥合同。

这处溢流口先建好了5座桥墩,准备架设6段桥面,桥面宽7m,每段桥面用13根0.5m宽的T型梁并列排成,再在T型梁上扎钢筋、浇筑混凝土桥面。每根T型梁长13m、重达5吨,6段桥面,每段13根,总共要架设78根T型梁,当时难题便在如何又快又稳架设完这78根T型梁。起初麦特隆项目部报给业主的建桥方案是采用吊车设备吊装,将吊车开到坝墙上吊装T型梁,先铺满第一段桥面,对这段桥面扎钢筋、浇混凝土,等至少28天混凝土凝固,直至达到可过设备的强度后,再将吊车开上去进行第二段桥面吊装、铺设、扎钢筋、浇混凝土、再等28天混凝土凝固期,如此循环。即使两端同时开工,不包括其他施工时间,仅这个等待混凝土凝固时间就至少3个月,且这3个月里不能做其他任何施工,只能干等。当时水坝已经修完,这个建桥工期拖得太长,设备、人力上都是不小的成本。

刘杰师傅不赞成这个方案,他主动向麦特隆项目部总工说:“我想设计一台架桥机,把这些T型梁一次性架完,就能一次浇完混凝土。”刘杰师傅设计的这个架桥机,主体是一根长25m的工字钢,工字钢上有两个可在全钢前后滑动的滑轮,在这根工字钢尾端和距离尾端12m处各焊接了一个4轮支撑脚,架高约2.4m,轮子为万向转动式,余下13m的前端向前伸出,前端无支撑脚。整个架桥机形状呈“横写的F”形,就像一支巨型狙击步枪,整重约3吨,还不及一根T型梁重。一根13m的T型梁在架桥机尾端经由工字钢上两个滑轮前后吊起,转动万向轮子,架桥机左右移动,使“枪口”对准前方铺设位置,确定后再调整轮子方向为前后,由人力推动整个架桥机向前走。推至临边,向前延伸的“枪管”同时已经伸至桥墩上空,工人们在桥墩上造临时支撑,撑住这截前伸的“枪管”。撑稳后,工字钢上两个滑轮将尾端的T型梁运至前端,下放至桥墩,如此完成架设,整台架桥机全部由人力驱动。等第一段桥面的13根T型梁铺设完成,再把这台架桥机推到前面进行第二段桥面铺设,如此重复。项目最终决定采用刘杰师傅的架桥机方案,并重新向业主、监理报批,经过多次沟通解释、精确的数据支撑,终于说服监理,获得准许正式开工。刘杰师傅便带领6个工人操作自己设计制作的这台架桥机,仅用11天便安全高效架完了这78根T型梁。

刘杰师傅说:“那时候我还没见过真正的架桥机长什么样子,是我自己脑袋里想出的这么一个样式,后来去了印尼雅万高铁项目,真正见到了900吨架梁机是怎么架梁的,非常壮观。”刘杰师傅自己研制的这台架桥机当时以“刘杰简易架桥机”为名,屹立在莱索托麦特隆水坝之上,亦创造了属于它的耀眼成绩。

寻找“亚特兰蒂斯遗址”

莱索托气候极度炎热干旱,而混凝土浇筑必须控制在标准温度内以确保混凝土质量。所以当时麦特隆项目部修建了风冷料仓——料仓里不断循环吹灌冷空气降温砂石等混凝土原材料,从源头把关温度,确保搅拌混凝土时保持在标准温度内。当时水坝已经修完,风冷料仓作为临时建筑须得拆除。风冷料仓高20余米,长30余米,宽8m,墙厚足有半米。由于风冷料仓距离水坝直线距离不到100m,为保障水坝稳固业主不允许放炮拆除。可麦特隆项目部前后报批多种拆除方案,都未成行。当时也想过其他不拆除的办法,比如变废为宝。麦特隆项目部与当地军队部队联系,可以将这个风冷料仓作为部队训练攀爬基地保留下来,但最后业主不同意,必须拆除!麦特隆项目部实在没有办法,只能上报国内总部望出个拆除方案。国内给出的建议方案是先运土到料仓四周垒一个斜坡,垒高到可供挖机等设备开上去,再用冲击钻一层层钻碎料仓混凝土墙,钻碎一层就把土挖掉一层再重新钻下一层,如此循环一层层钻除料仓。如果采用这个层层钻碎方法,光就运土、填土到料仓四周,初步算下来就需要运填一万多方土。当时莱索托麦特隆水坝已经修完,设备已经全部调拨到乌干达了,现场只剩下两台装载车和两台挖机,一台车只能装二十方土,要垫一万多方土,光就这个运填土时间就需要很久。再是料仓的墙壁,足有半米厚,内嵌直径28毫米的双层钢筋,钻碎难度极大。如果没有别的办法就只能采用这个方案了,当时麦特隆项目部就尾工一些人员和零星几台设备,大家都做好了至少拆半年的准备。

这是一个大难题,困扰了刘杰师傅许久,他天天琢磨,吃饭睡觉都在想这个事情。想了很多种方案,最终他确定了一种:用绳锯将料仓四面墙切成一段段,切完再把矗立的断墙用钢丝绳绑住,钢丝绳另一头系在挖机上,开动挖机拉倒断墙,最后将这些断墙就地填土掩埋,恢复成原来山坡的地貌即可。绳锯是一种链条切割机,链条上每隔5公分嵌有金刚石,所有又称为金刚石绳锯机,横切割、竖切割均可,使用方法灵活。如要竖直切割一面墙,则在这面墙竖直方向上打通两个点,将链条穿通两点,再穿过墙外的绳锯飞轮主机,从侧面看链条形成一个闭合的三角形。再启动飞轮主机上的驱动带动链条转动,三角形三条边就开始了高速循环旋转,同时墙外飞轮主机按既定轨道逐渐使力后退,始终保持链条处于高速紧绷旋转状态。金刚石链条将墙上两点锯成越来越靠近的两条线段,几趋于连成一条线段,如此便完成墙体切割。用绳锯方法切割,切割作业深度、长度等不受限制,作业环境适应性更强、作业效率更高。

刘杰师傅将这个绳锯办法报给项目部,项目部形成方案再上报国内总部,但由于之前从未采用过这种方案拆除如此庞大的建筑物,出于安全和稳妥考虑,未准行。刘杰师傅又列了其他方案,但思来想去还是这个方案操作性最强。为了证明此方案的安全可行性,口头说并不行,得有数据支撑。刘杰师傅用工地上的废钢材模拟混凝土墙面,再买了一把100kg的弹簧秤,做了一个斜拉实验,算出来重量和斜拉力的比例,用准确的实验数据证明了此方案是可行的。拆除风冷料仓是势在必行的,项目部只能冒险采用此方案。刘杰师傅说当时他自己也是悬着一颗心、冒着很大风险去做了,一旦出什么事,他会是首先被追责的人。

绳锯料仓混凝土墙这一任务分包给专业的绳锯公司,绳锯公司勘查风冷料仓现场,给出切割方案是切成30吨重一块,按米收费,这样绳锯费用算下来也是不小的一笔,已超100万。刘杰师傅不同意:“不用你们管锯成多少块,我划几条线,你们就按这几条线去切、我标记在哪个地方打孔你们就在哪里打孔就好。”这几条线也不是随便划的,刘杰师傅根据料仓混凝土墙体的体积和重量,在挖机和钢丝绳可斜拉重量的安全值范围内,算出最少将墙体分成六大块,只需绳锯六段,降低绳锯成本。最后绳锯公司根据刘杰师傅划的线和点,将整座料仓四面混凝土墙切成六大块,仅用3周时间切完,绳锯费用只花费了30万。绳锯公司也从这次切割如此大型的建筑物“偷学”到刘杰师傅的计算方法,如何用最少的绳锯米数完成切割和拆除,绳锯公司因此还改变后期接生意的方式,不再按米算钱,而是承包整个建筑物的拆除工作,再用刘杰师傅的计算方法算出最少的绳锯米数以降低成本,让自己盈利最大化。绳锯公司用3周时间切割完料仓墙壁,刘杰师傅再组织挖机拉倒这些断墙。由于风冷料仓是当初挖了山坡的一面斜坡压成平地后,在上面修建起来的,所以拉倒这些断墙后,只需就地填土掩埋断墙恢复成最初斜坡原貌即可,推墙和掩埋工作仅用了不到一周时间。当初困扰项目部和公司的这一重大难题,最后仅用不到4周时间安全高效低成本拆除成功!有久在后方工作的同事去现场看,惊讶:“风冷料仓呢?风冷料仓怎么一下子不见了?”只看到空旷的斜坡。

刘杰师傅说,这套拆除方案在临建拆除方面都可以借鉴使用,是个省钱省时省事的好方法。

星火可燎原,旧山松竹青

据不完全统计,刘杰师傅在莱索托麦特隆水坝项目的发明制作为项目节省了千万成本。期间他还发明制作了自动洗车系统、台式切割塑料管机器、修补混凝土罐车的料罐缺口和输水管道焊接定位装置(获专利)等等,大大节约了生产成本、提高了作业效率。

莱索托麦特隆水坝项目结束后,刘杰师傅又先后去了印度尼西亚明古鲁火电项目、印度尼西亚雅加达至万隆高速铁路项目,在明古鲁和雅万均做出了自己的成绩,助力项目降本增效。在印尼雅万高铁项目工作时,他负责管段内所有挂篮和模板的调配。工程局承担雅万高铁25座连续梁施工任务,一座连续梁有若干主墩和边墩,每个主墩就需要一套(即左右两个)挂篮进行梁体施工,由于每座连续梁跨度不同,所需挂篮尺寸也不相同。为节省成本,雅万项目部多次开会讨论,最后决定采购38套挂篮。随着现场施工秩序优化,刘杰师傅向雅万项目部申请,拟将先施工完的大挂篮进行改造、降级使用,即改造已有的大挂篮为小挂篮,以进行小跨度连续梁的梁体施工。最后雅万项目部采购了32套挂篮,节省了6套挂篮购置费用约六百多万元。

刘杰师傅坦言说,自己也不是专业搞施工的,文化水平也不高,“我只是想给项目部解决问题。有时候是真的有难度,拆除麦特隆风冷料仓那个,脑袋都想疼,就天天在想怎么把它拆掉,就一直在想,想了好多种方法”。但他始终坚信的一点就是,“有问题只要你去想,不管你是不是专业的,每天都想、用心想,现在网络又发达,资料很容易查,不要怕难,没有解决不了的问题,就看用不用心”。现在刘杰师傅已经52岁了,再干几年就是要退休的年龄了,他说如果有项目需要他,他一定会去的,“反正闲着也是闲着,多动动脑子也挺好,我也经常运动锻炼,身体健康的”。对于“大国工匠”这个大名头,刘杰师傅笑说,现在一说到“大国工匠”大家都想到他,但即使没有这个名头,“我也会做好自己的工作,替项目解决问题”。

贾平凹先生写过一句话:内向而不呆滞,寂静而有力量,平波水面狂澜暗藏。接触后,用来形容刘杰师傅觉得最合适不过,不多言语,但行动有力,着实佩服刘杰师傅的创新思维和实际动手制作能力。

创新,是个恒久的重要话题,今年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必须坚持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人才是第一资源、创新是第一动力”,可见创新于党和国家的重要性。在实际工作中,以刘杰师傅的故事为证,创新的契机点往往就在身边,或许是施工现场的一根钢筋,或许是脚踩的一块砖头,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不久后,刘杰师傅又将踏上新的征程,祝愿一切都好。


评论

用户名: 匿名发表
密码:
验证码:
最新评论 0

相关阅读

无相关信息
Baidu
map